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供血的主要器官,中医学中也讲“心主血脉”,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,周流全身的作用,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。
在黄帝内经中《素问 灵兰秘典论》记载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”《素问 调经论》说:“心藏神。”而“神明”、“神”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。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,所以说“心主神明”。说明前人对心的理解,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。人体脏腑、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,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生活。如心有了病变,缺失神明统率的作用,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。
由此可见心脏不仅是血液的动力之源还是我们神志的诞生之源。
养心是养生的基础,心就是我们的“心脏”;心脏是人体的动力提供者,它日夜跳动,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人有喜、怒、哀、乐,大自然有寒、暑、风、湿、燥等,这些都会使人体致病,养心得格外注意。那么,中医如何养心呢?
情绪不要大喜大悲:
在中医看来,一切波动的情绪对人体都是不利的,大喜则伤心;若想养心,则不能大喜大悲,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看淡一切得失,伤什么也不能伤“心”。
保持不生气、不紧张,一切随自然、经常旅游:
生气是对人体的最大伤害,当人生气时,血压会突然间升高;长期生气,心脏会受不了,人们常说:一被吓,就心跳加速,小心脏”呯呯“地跳,心脏受不了惊吓。另外,身体内的浊气便会乱窜,窜至心脏之间,便会堵塞心脏,长期容易形成心包积液。
经常按摩心包经:
人体的每条手臂都有6条经络,其中在手臂的阴面的中间那条线就是心包经;心包经与心脏有关,经常按摩心包经,保持心包经的畅通,对心脏病很有益处。如果感觉心慌时,用刮痧板沿着心包经从上至下地刮痧,心脏会感觉特别舒服。
保持适量的运动,促进心脏的活力:
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运动,心脏就渐渐地失去活力;运动能加速身体内血液的循环速度,增加心脏的活力,心脏的活力提高了,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会提高。
每天美美地睡个午觉:
睡午觉,看似简单的事情,但对养心却非常有利;为什么呢?人经过了一个上午的劳动,头脑已经非常累了,需要休息;中午,刚吃过午饭,消化食物需要充分的血液,再加上11-13点是心经的运行时间;此时美美地睡个午觉,对于身体非常有利,哪怕闭目养神30分钟,都能很好地养生!
多吃点红色的食物、多与快乐的人一起:
红色的食物利于养心,利于心脏,可经常吃,食补的方法安全简单;比如红豆、红皮花生、红枣,这些食物能补血养颜,还能养心。另外,多与快乐的人生活在一起,少一些争论事非,将心放宽,也是养心的好方法。